保卫处 搜索 吉利学院官网
部门概况
机构设置
部门领导
科室简介
平安创建要闻
国内要闻
省内要闻
学校要闻
部门要闻
治安
消防
综合
安全教育
通知公告
通知
公告
失物招领
演练培训
演练演习
学习
培训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美文
心理健康测试
规章制度
法律法规
学校规章制度
武装工作
征兵工作
政策法规
请输入您要搜索的内容:

大学生心理危机防范和快速反应机制研究

发表于:2022-01-06 来源:互联网

    要:

高校危机事件的发生,很多都是由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引起的,特别是大学生心理危机现象已成为影响大学生个体发展,家庭和谐和校园稳定的重要因素,越来越多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受到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引起大学生心理问题进而导致心理危机的产生是多方面的,本文对心理危机的产生进行了适当的归类,并阐述了应对这些心理危机的防范措施和快速反应机制,以使大学生、家长和高校在面对大学生心理危机时,能快速准确地做出反应,并有效解决心理危机,从而使大学生健康地度过大学时光,促进大学生个体发展,家庭和谐和校园稳定。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危机防范;快速反应机制;

一、引言

21世纪初,高等院校的教育从“精英教育”开始转向于“大众教育”,导致全国各大高校都开始了大规模的招生。大规模的招生使得更多的学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然而很多大学生从高三的繁忙学习状态到大学相对自由轻松的学习状态会产生很多的不适应、远离家乡和父母、新的大学学习生活、经济压力、人际交往、对爱情的渴望、对未来人生的发展规划及就业考研的压力等等,这些都会给当代大学生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如果不及时或不能圆满解决就会引发心理危机,进而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其所在家庭的正常生活及社会的安稳。但心理问题的产生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不能防范和解决的。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纵观历史,没有人是独立生活或生存的,每个人都有各式各样的关系网和生活圈子,而这些圈子让人作为独立个体又得以生存在社会团体中。同理,每个人碰到了心理困惑,如果得到其生活圈子给予的各种社会支持,那么心理困惑在第一时间就能得以解决。有学者认为“社会支持系统是心理危机形成的最后一道防线,社会支持系统的缺失是心理危机形成特别是心理危机最终发生的重要原因。有效的社会支持可以成功避免危机的发生”。

大学生经历了紧张的高中生涯,来到相对轻松的大学环境,但由于学习方式、学习方法、学习生活的不一样,很多大学生不能适应大学的生活和学习方式,不能正确认清自身能力与现实的差距,这样给他们带来了很多的心理困惑。如果此时,大学生能拥有一个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那么他们紧张压抑的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就能得到缓解,避免产生心理危机。但现实情况是,很多大学生拥有相对内向的性格,遇到问题不会向别人诉说或者不知道找谁来诉说,也不知道谁能帮助自己,这就导致很多大学生在遇到心理困惑时不去处理,不去解决,或紧靠自己的力量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长期以往,心理问题在大学生人生发展的不同阶段得以不同体现,大学生在大学不同的阶段会遇到各种各样不同类型的心理危机。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类别

关于心理危机理论的研究,始于20世纪前期的西方国家。林德曼提出了危机理论,他强调个体若一味沉湎于痛苦之中,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1954年G.Caplan在对已有的心理危机理论进行系统研究之后,第一次提出了心理危机的概念:当一个人面对问题情景,而他先前处理问题的方式及其惯常的支持系统不足以应对眼前的处境,产生暂时的心理失衡状态即心理危机。对所在高校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生源地有心理困惑的学生进行访谈、跟踪和调查发现,引发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原生家庭带来的心理危机。

如父母关系不和,亲子关系不好等,这种危机对学生带来的影响最为严重,最为痛苦。

(二)学业困难带来的心理危机。

由于每个人学习方法的差异性,导致所修课程考试不及格,所修科目学分不够,导致自己跟班试读或留级或劝退等。

(三)人际关系带来的心理危机。

如不知道怎么跟班级同学相处,不知道怎么跟寝室同学相处,不知道怎么和异性相处,不知道怎么跟学长学弟相处,不知道怎么和社团成员相处,不知道怎么跟以前同学联系等等。

(四)参与社团活动带来的心理危机。

明白参加社团会活动对自己有帮助,但是参加社团活动需要消耗自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时甚至会跟学习发生冲突,不知道怎么处理这些关系。另外社团那么多,不知道怎么选择也会带来困扰。

(五)毕业就业带来的心理危机。

毕业后,不知道该考研还是就业。就算是就业,不知道去哪里就业,地域的选择,工种的选择,都让自己很困惑。

(六)经济方面带来的心理危机。

虽说现在学费有助学贷款,生活费有国家学校给的各种奖助学金,自己也会勤工助学,但跟家庭条件优异的同学来比较,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但,相对来讲,经济方面带来的心理危机对学生的影响是最小的。

(七)负性事件带来的心理危机。

如亲人的离世,家庭的变故等等,有些负性事件给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危机是致命的。

心理危机的起因是多方面的,只有加强心理危机干预,设立好心理危机防范措施和建立有效的快速反应机制,才能更好地减少心理危机带给学生的伤害。我们的教育宗旨是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只有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保证其安全,才能让他们做一个快乐健康成长的大学生。

三、设立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防范措施

(一)加强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帮助他们构建正确的价值体系。

任何思想道德品质都是在人心理基础上形成的。加强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引发学生关于生与死的思考,思考人存在于社会的意义,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大学生珍爱生命、感恩父母的意识;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义利观和集体主义的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双重效应,处理好个人、集体和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3],进而回馈社会、报效祖国。另外,通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教育、社交礼仪等,让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分析社会现象,以奉献社会为追求,寻找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个人定位。

(二)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广度和深度,设立更全面的心理危机防御措施。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通识课程。在课堂中向学生宣扬心理健康基础知识,教导学生了解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识别心理危机的外在表现形式,纠正学生对做心理咨询的认知偏差,教育学生应对和调节不良情绪,提升人际交往和应对心理困惑的能力,从而增强自助和助人的能力,将心理问题有可能引发的心理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并给予学生排除不良情绪的时间和空间,积极宣泄自己的不良情感,从而避免心理危机的产生。

2.完善心理咨询制度,健全心理危机报告机制。加大心理咨询的宣传,让学生明白做心理咨询是排解日常心理压力和解决心理困惑的途径,做心理咨询不丢人。一旦确诊为心理疾病,再去做心理咨询意义就不大了。让学生树立自己永远是心理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充分发挥寝室长,班级心理委员,二级学院心理专干的作用,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向班主任、辅导员汇报,做好预防和预案处理。

3.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对学生的心理困惑及表现形式进行归类,防范于未然,提前做好应对危机的预案;对心理危机和处理方式进行归类,一旦出现问题及时解决,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做好后盾。

四、健全大学生心理危机快速反应机制

(一)加强心理危机快速反应机制理念及制度化建设。

高校心理危机快速反应机制理念应当是高校管理理念非常重要的内容。高校应建立且完善心理危机快速反应机制制度化建设,这些制度包括:心理危机预警制度(心理健康普查和排查制度、班级-院部-学校一体化学生心理健康汇报制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学生心理危机管理制度、学生心理危机评估制度)、心理危机干预制度、心理危机预后管理制度和心理危机预防责任制度等。

(二)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中心的建设。

高校心理危机预防中心要设立心理危机快速反应小组、心理咨询小组、心理危机干预小组等机构。心理危机快速反应小组在突发状况下能做到快速反应且行动,使危机带来的伤害最小化;心理咨询小组负责在校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建立预防对象档案库,并定期追究访谈,做到及时发现、指导和帮助;心理危机干预小组加大心理危机专题教育,提高学生抵抗心理危机的能力,普及和推广自救和救人知识。

(三)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做到防范于未然。

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上,教师通过和学生的交流及学生个人成长报告,了解学生的成长轨迹生活学习状态,排查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时发现有心理困惑的学生并立即采取干预措施,避免恶化成心理危机或心理疾病。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灌输心理健康第一责任人永远是自己的理念,普及健康教育知识,提升危机应对措施,记得寻求帮助,正确认识心理咨询等,确保大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四)加强大学生的日常管理教育,积极发挥辅导员、班主任作用。

辅导员和班主任,不仅是学生学习、生活、成长的引路人指导者,更是大学生日常事务的管理者。通过跟班学生听课、开班会、组织参与班级活动、寝室管理、贫困生评定、奖助学贷管理等日常工作,跟学生多接触,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状态、思想情感变化、所关注的日常点,发现有可能产生心理困惑的学生,掌握学生动态,更有效防范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

(五)确保心理危机处理中的教育工作和稳定工作落实到位。

高校不同于中小学,它就是一个小社会,一旦发生了安全事件,就会迅速被传播,造成很多不良影响。这就要求高校在处理心理危机事件时,要确保将事件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和最短的时间内,弱化其影响力,以免更多的学生受到伤害。因此要考虑到心理危机处理的后果,建立起快速反应机制有效地规避危机事件带来更多的不良影响和伤害。

五、结语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学生的心理健康了,才能健康快乐地学习生活,才能保证学生是安全的、千万家庭是和谐的和高校社会是稳定发展的。当然也不能谈到心理危机就感到害怕,要勇于面对,有效地建立起心理危机防范措施和快速反应机制为一体的心理危机事件的防疫和应对体系,规避危机事件带来的伤害和影响,使大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同时也促进千万家庭和谐,高校稳定发展,社会安稳进步。